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2-7天,具体时间与突出严重程度、神经压迫情况、个体恢复能力等因素相关。急性期需严格卧床,缓解期可逐步恢复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时,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此时建议选择硬板床,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保持腰椎自然曲度,避免弯腰和扭转动作。卧床期间可通过热敷缓解肌肉痉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早期下床活动需佩戴腰围保护,单次站立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若患者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或进行性肌力下降,则需延长绝对卧床时间至1-2周,并尽快评估手术指征。术后患者需根据椎间融合或微创手术方式差异,卧床3天至2周不等。长期卧床超过4周可能造成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反而不利于康复。
康复期应逐步进行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腰背肌锻炼,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避免久坐久站,搬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卧床期间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