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急性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通常与病毒急性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机会性感染消耗、消化系统症状及免疫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
1. 代谢紊乱:HIV病毒直接干扰能量代谢,导致糖类、脂肪分解加速。建议监测营养状态,可补充高蛋白饮食及复合维生素。
2. 机会性感染:口腔念珠菌病或结核等感染会增加能量消耗,通常伴随发热、腹泻。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氟康唑、异烟肼等药物。
3.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或腹泻影响营养吸收,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可使用昂丹司琼止吐,必要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4. 免疫激活:细胞因子风暴加速分解代谢,表现为持续低热、乏力。需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方案。
急性期体重下降超过10%需就医评估,日常可记录饮食摄入量与体重变化,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