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功能性子宫出血(DUB)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常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或手术干预,同时调整生活方式。
1、内分泌失调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容易出现无排卵性出血;围绝经期女性则因卵巢功能衰退,激素分泌不稳定。这种失调会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脱落,引发不规则出血。
2、环境与心理因素
长期压力、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功能性子宫出血。心理压力会干扰下丘脑-垂体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卵巢激素的分泌。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也可能加重症状。
3、病理因素
部分功能性子宫出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激素水平,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出血。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增加、毛发增多等,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4、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如优思明)、孕激素(如黄体酮)和止血药(如氨甲环酸)。口服避孕药可调节激素水平,孕激素有助于稳定子宫内膜,止血药则用于急性出血的控制。
-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血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内膜切除术通过切除部分内膜减少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则通过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如增加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功能,减少出血风险。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个体情况,药物治疗是首选,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对缓解症状至关重要。如果出血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