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内小肉球可能由痔疮、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肛周脓肿或肛瘘引起,可通过药物缓解、温水坐浴、饮食调整、手术治疗或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
1、痔疮:
痔疮是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形成的柔软团块,内痔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和脱出。轻度可选用化痔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配合高纤维饮食。反复脱出需考虑胶圈套扎或痔切除术。
2、肛乳头肥大:
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肛乳头纤维化增生,表现为排便时肛内肿物脱出。无症状无需处理,伴有不适感时可手术切除。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直肠息肉:
肠黏膜异常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可能出现便血或黏液便。小于5毫米息肉可观察,较大息肉需肠镜下切除。建议定期肠镜检查,减少红肉摄入。
4、肛周脓肿:
肛腺感染形成的脓腔,伴随剧烈跳痛和发热。早期可抗生素治疗,成熟脓肿需切开引流。术后需每日换药,保持创面清洁。
5、肛瘘:
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管道,表现为肛周反复流脓。低位肛瘘可行瘘管切开术,高位复杂肛瘘需挂线疗法。术后坚持温水坐浴促进愈合。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克以上,推荐燕麦、火龙果等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便后建议使用温水清洗,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出现持续便血、肿物无法回纳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肛门指检和肛门镜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式,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