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氧疗、雾化吸入治疗、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儿童急性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因素、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2、对症支持治疗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咳嗽剧烈时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保证充足液体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患儿可静脉补充营养,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提高免疫力。
3、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2%需给予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呼吸衰竭患儿需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避免氧中毒。
4、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痉挛患儿可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每日2-3次。痰液黏稠者可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雾化后需协助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并发症防治密切监测是否出现脓胸、肺脓肿等并发症,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合并心力衰竭者需限制液体量,使用利尿剂和强心药物。中毒性脑病患儿需降低颅内压,控制惊厥发作。
治疗期间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恢复期可逐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深呼吸等。家长需每日记录体温、呼吸频率等指标,观察咳嗽咳痰变化,按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病情反复。出院后定期复查胸片,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