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体重下降、肠梗阻等表现。十二指肠癌是发生在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慢性炎症、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1、腹痛腹痛是十二指肠癌常见症状,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钝痛,进食后可能加重。疼痛可能与肿瘤侵犯神经或造成肠管狭窄有关。随着肿瘤增大,疼痛可能逐渐加剧并持续存在。腹痛发作时可采取屈曲体位缓解,但需警惕疼痛性质改变或放射至背部等情况。
2、消化道出血肿瘤表面溃破可能导致呕血或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慢性失血可能引起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出血程度与肿瘤位置和大小相关,十二指肠降部肿瘤更易引起呕血,水平部肿瘤多表现为黑便。
3、黄疸肿瘤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黄疸通常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黄疸出现往往提示肿瘤已进展至中晚期,可能伴有胆道感染表现如发热、腹痛等。
4、体重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明显消瘦,数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这与肿瘤消耗、进食减少、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体重下降常伴随食欲减退、早饱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病质状态。
5、肠梗阻肿瘤增大堵塞肠腔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宿食。完全性肠梗阻需紧急处理,不全性梗阻可能表现为间歇性腹痛和呕吐。肠梗阻多发生在肿瘤晚期。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胃镜、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戒烟限酒。确诊后应积极配合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治疗期间需保证营养摄入,可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