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流脓、瘙痒和硬结,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感染、瘘管形成和慢性迁延期三个阶段。
1、疼痛肛瘘早期可出现肛门周围持续性胀痛或跳痛,排便时加重,可能与肛窦感染引发肛周脓肿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甲硝唑、布洛芬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疼痛。
2、流脓瘘管形成后可见肛门周围皮肤瘘口反复溢出脓性分泌物,伴异味,多因细菌感染导致瘘管内炎性渗出。需通过肛瘘切除术或挂线疗法清除病灶,术后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瘙痒脓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局部湿疹样改变,表现为皮肤潮红、脱屑和剧烈瘙痒。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氧化锌软膏或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4、硬结慢性期可在肛门周围触及条索状硬结,按压有压痛,提示纤维化瘘管形成。超声或MRI检查可明确瘘管走向,复杂肛瘘需采用括约肌保留手术进行治疗。
建议每日温水坐浴2-3次,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发热或肛门剧烈肿痛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