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通常在疑似冠心病、不明原因胸痛、心肌梗死或心脏手术前评估时进行。主要有冠状动脉狭窄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心脏瓣膜病检查、心肌病鉴别、心脏介入治疗引导等情况。
1、冠状动脉狭窄评估心脏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当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提示心肌缺血时需进行。造影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为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检查需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注射碘对比剂后X线成像。术后需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监测心率血压变化。
2、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等需通过心脏造影明确解剖异常。造影能显示心内分流方向、肺动脉发育情况,指导手术方案制定。儿童患者需在全麻下进行,使用低渗透压对比剂减少不良反应。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因对比剂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3、心脏瓣膜病检查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反流患者,心脏造影可准确测量瓣膜面积和反流程度。当超声心动图结果不明确或拟行瓣膜置换术时,造影能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合并病变。检查中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需备好除颤设备。老年患者应注意对比剂用量,避免肺水肿。
4、心肌病鉴别肥厚型心肌病通过造影可见心室腔变形、收缩期狭窄等特征表现。扩张型心肌病则显示心室腔扩大、收缩功能减弱。造影能排除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心肌损害,必要时需结合心内膜活检。检查后建议大量饮水促进对比剂排泄,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5、心脏介入治疗引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需在造影引导下完成,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操作。急性心肌梗死急诊造影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术中可能出现血管痉挛、夹层等并发症,需由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师操作。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心脏造影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检查前应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评估。对碘对比剂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患者需谨慎。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规律服用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药物。出现持续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