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拉痢疾可能伴有血便,具体表现为大便中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通常与肠道炎症、感染或溃疡有关。拉痢疾带血的原因包括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息肉或肿瘤等,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拉痢疾带血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例如,志贺菌、沙门氏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可能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引发血便。治疗上,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甲硝唑)或抗病毒药物,同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避免脱水。
2、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表现为肠道黏膜溃疡和出血。患者常伴有腹痛、腹泻和血便。治疗包括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饮食上建议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
3、肠道息肉或肿瘤
肠道息肉或肿瘤也可能导致血便,尤其是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血便频率增加。治疗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恶性肿瘤则需手术、化疗或放疗。饮食上应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西兰花等。
拉痢疾带血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果出现血便,尤其是伴随腹痛、发热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