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灌肠一般采用左侧卧位。灌肠体位选择主要考虑肠道解剖结构、灌肠液流向、患者舒适度以及操作便利性等因素。
1、左侧卧位左侧卧位利于灌肠液借助重力作用经乙状结肠流入降结肠,同时减少灌肠液反流风险,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灌肠的标准体位。
2、头低臀高位部分情况下可采用头低臀高左侧卧位,通过抬高臀部促进灌肠液向结肠深处流动,适用于肠道炎症较重或粪便嵌顿患者。
3、膝胸卧位特殊情况下选择膝胸卧位,该体位能使乙状结肠与直肠形成直线,适用于严重肠管痉挛或灌肠液难以进入的患者。
4、平卧位对无法耐受侧卧位的虚弱患者可短暂采用平卧位,但需注意灌肠液保留效果较差,需配合腹部按摩促进液体分布。
灌肠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出现腹痛加剧或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灌肠后建议保持卧位休息后再缓慢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