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腹痛腹泻主要由志贺菌毒素刺激肠黏膜、炎症反应导致肠蠕动亢进、肠壁水肿引发吸收障碍、肠道菌群失衡加剧症状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等方式缓解。
1、毒素刺激志贺菌产生的内毒素直接损伤肠上皮细胞,导致肠黏膜充血糜烂。治疗需使用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杀灭病原菌,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2、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引发大量炎性介质释放,刺激肠道平滑肌异常收缩。建议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纠正脱水,必要时使用山莨菪碱缓解肠痉挛。
3、吸收障碍肠壁水肿及绒毛结构破坏导致水分重吸收减少。治疗需短期禁食减轻肠道负担,症状缓解后逐步尝试低渣饮食。
4、菌群紊乱病原菌抑制正常肠道菌群,造成消化功能失调。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恢复菌群平衡,避免滥用止泻药。
患病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出现持续高热或血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