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药物需根据症状和病情选择,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等。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具有消炎镇痛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患者。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神经根炎症反应,缓解局部肿胀和疼痛。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2、肌肉松弛剂:
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肌肉松弛剂可缓解椎旁肌痉挛。腰椎间盘突出常伴随保护性肌肉紧张,导致疼痛加重和活动受限。此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肌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神经营养药物:
甲钴胺、维生素B12等神经营养药物可促进受损神经修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这类药物参与神经髓鞘合成,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4、脱水消肿药物:
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可减轻神经根水肿。急性期神经根受压后出现炎性水肿,加重疼痛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渗透性脱水或抗炎作用缓解神经根压迫。
5、镇痛药物:
曲马多、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适用于剧烈疼痛患者。当常规止痛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需注意成瘾性和副作用监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卧床休息时保持腰椎生理曲度,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急性期后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锻炼,避免弯腰搬重物。饮食上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考虑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