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导致的小便失禁可通过间歇导尿、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手术、膀胱功能训练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逼尿肌过度活动、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神经传导异常、膀胱顺应性降低等原因引起。
1、间歇导尿:通过规律排空膀胱减少尿潴留,需严格无菌操作,每日导尿4-6次,配合饮水计划控制尿量。
2、药物治疗:使用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缓解逼尿肌过度活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改善尿道阻力,部分患者需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神经调节手术:骶神经调节术可改善膀胱-括约肌协同障碍,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适用于顽固性尿失禁,需经尿动力学评估后实施。
4、膀胱功能训练:制定定时排尿计划,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训练,逐步建立条件反射性排尿,需持续3-6个月见效。
建议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定期进行尿常规和残余尿量监测,必要时使用吸水护理用品预防皮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