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可能导致血小板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
1. 病毒感染部分病毒如登革热、EB病毒可直接破坏血小板或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需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
2. 药物反应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能引起药物性血小板减少,需停用可疑药物并监测血常规变化。
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热可能诱发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加速,典型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4. 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可同时出现发热与血小板减少,需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物理降温,若发现黏膜出血或血小板持续低于50×10⁹/L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