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值超过15毫克每分升时通常需要蓝光治疗。黄疸是否需要光疗主要取决于日龄、出生体重、胆红素上升速度等因素,临床常用干预阈值包括出生24小时内超过8毫克每分升、24-48小时超过12毫克每分升、48-72小时超过15毫克每分升、72小时后超过17毫克每分升、极低出生体重儿需提前干预。
对于足月健康新生儿,当血清总胆红素值达到15-20毫克每分升区间时需启动蓝光治疗。此阶段胆红素可能透过血脑屏障引发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等症状。光疗通过特定波长蓝光使脂溶性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每4-6小时复查胆红素水平,光疗12小时后若数值下降未达预期需考虑换血治疗。
早产儿或存在溶血性疾病的新生儿需在更低胆红素水平时开始干预。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在胆红素达到5-8毫克每分升即需预防性光疗,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核黄疸。ABO溶血患儿胆红素每日上升速度超过5毫克每分升时,即使未达阈值也应提前干预。合并缺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危险因素时,实际干预阈值需下调3-5毫克每分升。
蓝光治疗期间应维持母乳喂养,每日喂养8-12次促进胆红素排泄,使用遮光眼罩保护视网膜,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光疗后48小时需复查胆红素预防反弹,居家观察皮肤黄染是否复发,若巩膜黄染持续超过两周或大便呈陶土色,需排查胆道闭锁等病理性因素。新生儿黄疸多数属于生理性过程,但及时识别病理指征对预防神经系统后遗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