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可能由环境暴露、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等方式干预。
1、环境暴露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或霉菌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肺泡结构,表现为干咳和活动后气促。治疗需脱离污染环境并佩戴防护设备,药物可选吡非尼酮胶囊、尼达尼布软胶囊或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2、药物副作用胺碘酮、甲氨蝶呤等药物可能诱发肺间质纤维化,伴随低热和杵状指。需及时停用致病药物,替代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片、环磷酰胺片或硫唑嘌呤片。
3、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疾病会攻击肺间质,导致双肺底爆裂音和弥散功能下降。需控制原发病,常用甲泼尼龙注射液、环孢素软胶囊或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
4、感染因素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可能遗留间质病变,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后期可联用泼尼松龙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或复方甘草酸苷片。
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定期监测肺功能变化,出现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