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期间多数情况下可以要孩子,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并密切监测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安全性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妊娠风险分级、母婴健康监测。
1. 药物安全性评估部分降压药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影响,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需提前更换为妊娠安全药物,建议在备孕前3个月与心内科及产科医生共同制定用药计划。
2. 血压控制情况妊娠前应将血压稳定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持续3个月以上达标者可降低妊娠并发症风险,未达标者需优化治疗方案。
3. 妊娠风险分级合并靶器官损害或二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属高危妊娠,需评估心肾功能后再决定是否妊娠,必要时需多学科会诊。
4. 母婴健康监测妊娠后需增加产检频率,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胎儿超声及尿蛋白检测,警惕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发生。
备孕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情绪波动并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