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起水泡可通过保持干燥、避免摩擦、局部消毒、药物涂抹等方式处理。水泡通常由摩擦刺激、真菌感染、烫伤、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减少汗液浸泡可促进水泡愈合,建议穿透气棉袜并每日更换,清洗后彻底擦干脚部。生理性摩擦引起的水泡无须特殊治疗。
2、避免摩擦穿着合脚鞋具并使用硅胶垫减少局部压力,避免水泡破裂。若因运动摩擦导致,可暂停高强度活动3-5天。
3、局部消毒未破溃水泡可用碘伏消毒,已破溃者需清除渗出液后外敷无菌纱布。伴随红肿热痛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4、药物涂抹真菌感染可使用联苯苄唑乳膏,过敏反应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烫伤水泡可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
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或持续渗液超过3天应就诊皮肤科,日常避免自行挑破水泡以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