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青光眼手术可能加速白内障进展,当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或眼压控制时,建议通过白内障手术改善视功能。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部分患者会因房水循环改变、炎症反应等因素导致晶状体代谢异常,可能在数月到数年内出现白内障。这类继发性白内障进展速度较快,当视力下降至0.5以下或伴随眩光、视物模糊等症状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首选方案。手术可同步处理青光眼术后可能存在的虹膜粘连、房角关闭等问题,部分患者术后眼压控制效果会有所提升。术前需通过角膜内皮计数、视野检查等评估手术耐受性,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术后配合溴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炎症。
少数患者若白内障程度较轻且未影响青光眼控制,可暂缓手术但需密切随访。合并严重视神经萎缩或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者,需联合玻璃体切除等复杂术式。对于存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应选在炎症完全静止期,术前需加强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抗炎治疗。
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揉眼、剧烈运动等可能增加眼压的行为,定期复查眼压和视神经状况。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以维持正常房水生成。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晶状体氧化损伤,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度降低静脉回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