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白内障发展为严重的时间通常为5-10年,具体进展速度与年龄、基础疾病、用眼习惯等因素相关。
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的渐进性视力下降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视物模糊或眩光敏感,多数患者在确诊后5-7年内会逐渐出现阅读困难、夜间视力下降等症状。若合并糖尿病、长期紫外线暴露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情况,进展可能加快至3-5年。60岁以上人群因晶状体代谢减缓,每年视力可能下降0.1-0.3。定期眼科检查可监测晶状体混浊程度,当矫正视力低于0.3或影响日常生活时,需考虑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日常需避免强光直射,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血压,补充富含叶黄素、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监测视功能变化。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需立即就诊,排除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应按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