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即使眼压不高,视力仍可能下降。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眼压升高是其重要危险因素但非唯一原因。
部分青光眼患者表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这类患者眼压测量值始终在正常范围内,但视神经仍会逐渐受损。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视神经血流灌注不足、氧化应激损伤、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视野缺损,早期可能仅有旁中心暗点,后期可发展为管状视野。由于病程隐匿,患者常因视力明显下降时才就诊,此时视神经损伤已较难逆转。
少数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较大,单次测量时眼压可能处于正常水平,但日常存在间歇性眼压升高。这类患者需通过24小时眼压监测才能发现异常。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加速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进展,即使眼压控制良好,视力仍会持续恶化。
建议青光眼患者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视神经功能评估,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一次性大量饮水等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行为,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视神经血供。若出现视力骤降、虹视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