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动脉栓塞可能由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瓣膜病、高凝状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取栓等方式干预。
1.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导致左心房血栓形成,脱落后阻塞远端动脉。患者可能出现突发肢体疼痛、苍白、无脉三联征。可遵医嘱使用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
2.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破裂后诱发局部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肢动脉。典型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进展为静息痛。需控制血脂,必要时使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药物。
3. 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或人工瓣膜易形成赘生物,脱落后造成栓塞。可能伴随发热、心脏杂音。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严重时需瓣膜修复手术。
4. 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需筛查原发病,急性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长期可换用口服抗凝剂。
建议老年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房颤患者规范抗凝治疗,出现肢体突发剧痛、皮温降低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