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引起的脚肿痛通常由真菌感染、皮肤屏障破坏、继发细菌感染、淋巴回流受阻等原因引起。
1、真菌感染: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侵犯足部角质层,分泌蛋白酶分解皮肤蛋白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
2、皮肤屏障破坏:长期搔抓或水疱破溃导致表皮缺损,真皮暴露后受外界刺激产生痛觉过敏。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鞋袜,可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
3、继发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趁皮肤破损入侵,引发蜂窝织炎表现为肿胀加剧伴脓性渗出。可能与搔抓污染、免疫力低下有关,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治疗。
4、淋巴回流受阻: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导致淋巴管纤维化,组织液积聚形成凹陷性水肿。常见于病史超过3年的患者,需抬高患肢配合弹力袜压迫治疗。
日常应选择透气的棉质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