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可能导致尿失禁,但并非所有呕吐都会引发该症状。尿失禁的发生与呕吐时的腹压骤增、盆底肌功能状态等因素相关。
剧烈呕吐时,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可能对膀胱产生压迫作用,若患者本身存在盆底肌松弛或膀胱括约肌功能减退,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这种情况常见于产后女性、老年群体或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其盆底支持结构相对薄弱。呕吐引发的短暂腹压变化通常不会造成持续性尿失禁,症状多随呕吐停止而缓解。
少数情况下,反复剧烈呕吐可能诱发急迫性尿失禁,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导致膀胱过度活动。某些代谢紊乱如严重低钾血症也可因膀胱平滑肌无力而引发溢出性尿失禁。若呕吐伴随持续排尿控制障碍,需考虑神经源性膀胱或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
建议呕吐期间采取坐位或前倾体位以减少腹压,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若频繁出现呕吐后尿失禁,应及时排查盆底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病变或泌尿系统疾病。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诱发呕吐。出现血尿、排尿疼痛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