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可通过膀胱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免疫治疗、灌注后体位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治疗。灌注治疗主要用于预防术后复发或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1、膀胱灌注化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表柔比星、丝裂霉素、吉西他滨等,药物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后保留一定时间,通过直接接触杀灭残留癌细胞。治疗频率通常为术后每周1次,持续6-8周。
2、膀胱灌注免疫治疗卡介苗是常用免疫制剂,通过激活局部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可能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建议治疗前排空膀胱,灌注后每15分钟变换体位。
3、灌注后体位调整灌注完成后需平卧、左右侧卧、俯卧位各保持15分钟,使药物充分接触膀胱各壁。治疗后6小时内避免排尿,期间需减少液体摄入。
4、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出现严重血尿、持续尿痛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
治疗期间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并保证每日饮水量,严格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