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不便秘时出血可能与痔核表面黏膜破损、局部静脉压力增高等因素有关。内痔出血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颜色鲜红,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主要诱因包括久坐久站、腹压增高、辛辣饮食刺激等,少数情况下需警惕直肠息肉或肿瘤。
痔核表面黏膜因机械摩擦或炎症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是常见原因。排便时即使无便秘,干硬粪便通过直肠也可能刮擦痔核表面。长期久坐或站立会使肛门静脉回流受阻,痔核充血后更易破损。妊娠期腹压增高或慢性咳嗽患者也容易出现类似情况。
部分患者存在直肠黏膜血管发育异常,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出血。过量摄入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直肠黏膜充血。某些抗凝药物使用者也更容易出现持续渗血。若出血呈暗红色或混有黏液,需通过肠镜排除直肠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建议避免连续久坐超过2小时,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每日温水坐浴2次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保持粪便柔软。出血量较大或持续时间超过1周时,应及时就诊进行肛门指诊或结肠镜检查。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胶圈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