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引起的肛门瘙痒和疼痛可通过温水坐浴、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肛裂通常由便秘、腹泻、局部感染、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原因引起。
1、温水坐浴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泡肛门10-15分钟,有助于缓解括约肌痉挛、促进裂口愈合。可重复进行2-3次,尤其便后坐浴效果更佳。
2、局部用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乳膏、地奥司明栓剂等,可减轻疼痛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免继发感染。
3、口服药物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可软化大便,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短期镇痛。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药物依赖。
4、手术治疗慢性肛裂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或肛裂切除术。手术需排除克罗恩病等特异性病因,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蹲用力。瘙痒时勿抓挠,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