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患者能否开车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决定。轻度脑萎缩且认知功能障碍不明显的患者,在医生评估确认安全后可谨慎驾驶;中重度脑萎缩或存在明显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禁止驾驶。
对于病情稳定的轻度脑萎缩患者,若通过专业医疗机构认知功能测试,未出现空间定向障碍、反应迟钝等影响驾驶安全的症状,短期内可保留驾驶资格。但需定期复查认知功能,避免病情进展未被及时发现。驾驶时应选择简单路线,避免夜间或恶劣天气出行,车内可配备导航辅助设备,同时限制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1小时。
当脑萎缩进展至中度以上,或出现经常迷路、误判车距、忘记交通规则等表现时,必须立即停止驾驶。这类患者大脑皮层功能明显受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显著增高。常见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其视觉信息处理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已不符合驾驶的生理需求。家属应妥善保管车钥匙,必要时通过法律程序注销驾驶证。
脑萎缩患者日常需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抗氧化物质丰富的深色蔬菜摄入,配合认知训练延缓病情进展。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专业神经心理学评估,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家属接送。若出现驾驶过程中迷路、剐蹭事故增多等预警信号,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重新评估驾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