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治疗包括保暖、纠正低体温、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原因主要是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导致热量散失过多。保暖措施包括使用暖箱、皮肤接触和包裹保暖;纠正低体温可采用温水浴、加热毯和红外线照射;营养支持通过母乳喂养、静脉营养和补充维生素;预防感染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和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1、保暖是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首要措施。使用暖箱时,温度应维持在32-34℃,湿度保持在60%-70%。皮肤接触是将新生儿直接贴在母亲或父亲胸前,利用成人体温为其保暖。包裹保暖时,使用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过紧或过松,确保新生儿舒适且不易散热。
2、纠正低体温需采取多种方法。温水浴时,水温应控制在37-38℃,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新生儿受凉。加热毯可放置在新生儿身下,温度调节至适宜范围,防止过热或过冷。红外线照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距离和时长需严格控制,以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损伤。
3、营养支持对恢复新生儿健康至关重要。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增强新生儿抵抗力。静脉营养适用于无法经口喂养的新生儿,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等营养物质。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D和维生素K,可预防相关缺乏症,促进骨骼发育和凝血功能。
4、预防感染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新生儿用品和居住空间,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避免交叉感染,限制探视人数,接触新生儿前需洗手消毒。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治疗效果。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治疗需综合运用保暖、纠正低体温、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等多种措施,确保新生儿体温恢复正常,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