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炎可能由糖尿病、营养缺乏、感染、中毒、遗传等因素引起。末梢神经炎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可通过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
1、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的微血管,导致神经缺血缺氧。患者常表现为对称性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可能伴随针刺样疼痛或麻木感。治疗需严格控糖,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
2、营养缺乏维生素B1、B6、B12或叶酸缺乏会影响神经髓鞘合成,常见于长期酗酒、胃肠吸收障碍人群。症状包括肢体远端麻木、共济失调,严重时可能出现瓦伦贝格综合征。需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腺苷钴胺片,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瘦肉摄入。
3、感染莱姆病、HIV、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可直接侵袭神经组织,麻风分枝杆菌感染也可导致神经增粗变形。患者可能出现单神经炎或多发性神经炎,伴随发热、皮疹等原发病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多西环素片、阿昔洛韦片等抗感染药物。
4、中毒长期接触铅、汞等重金属或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会干扰轴突运输功能。工业接触者可能出现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伴肌肉萎缩,需立即脱离毒物环境并使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等解毒剂。
5、遗传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如CMT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儿童期即可出现弓形足、步态异常。基因检测可发现PMP22基因重复突变,目前以康复训练为主,可尝试使用辅酶Q10胶囊改善线粒体功能。
末梢神经炎患者需避免接触酒精和烟草,注意肢体保暖防止冻伤。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摄入,可适量食用深海鱼、鸡蛋、西蓝花等食物。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监测病情进展,出现肌无力加重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日常可做手指操、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