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甲羟孕酮片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也可用于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该药物属于孕激素类药物,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发挥作用。
1、月经不调:
醋酸甲羟孕酮片可调节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月经周期紊乱。对于月经稀发或闭经患者,该药物能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形成人工月经周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等轻微副作用。
2、子宫内膜异位症:
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分泌,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流失。通常需要连续用药3-6个月。
3、功能性子宫出血:
适用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异常子宫出血,通过稳定子宫内膜达到止血目的。急性出血期需配合其他止血药物使用,用药后需评估止血效果。
4、乳腺癌辅助治疗:
用于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尤其适合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患者。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
5、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
对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有缓解作用,常与放疗联合应用。用药期间需警惕血栓风险,出现下肢肿痛需立即就医。治疗周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
使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饮食以防体重增加。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预防骨质疏松,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服药期间出现异常阴道出血、严重头痛或视觉障碍需立即停药就医。治疗妇科疾病时建议配合基础体温监测,乳腺癌患者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所有用药方案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
抗缪勒氏管激素主要用于评估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潜力。该检查通过测量血液中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可反映卵巢内剩余卵泡数量,临床常用于不孕症评估、辅助生殖技术前检查、卵巢早衰筛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诊断。
1、卵巢储备评估:
抗缪勒氏管激素由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其水平与卵巢中剩余卵泡数量呈正相关。数值低于1.1纳克/毫升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高于3.5纳克/毫升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该指标不受月经周期影响,可在任意时间检测。
2、生育能力预测:
作为反映卵泡库存量的直接指标,抗缪勒氏管激素能较准确预测女性生育窗口期。30岁以下女性正常值范围为2.0-6.8纳克/毫升,随年龄增长逐年下降,绝经后接近检测下限。数值过低预示自然受孕几率降低,需尽早进行生育规划。
3、辅助生殖指导:
在试管婴儿治疗中,该指标可预测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性。低于1.0纳克/毫升可能提示卵巢低反应,需调整促排方案;高于4.0纳克/毫升则需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医生据此制定个性化用药剂量。
4、早衰筛查:
40岁前出现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