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病程通常为2-4周,具体时间与感染分期、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病程长短主要取决于疾病分期和治疗干预。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未经治疗可持续3-6周。二期梅毒在硬下疳消退后6-8周发生,表现为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潜伏期梅毒分为早期潜伏和晚期潜伏,早期潜伏期为感染后1年内,晚期潜伏期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三期梅毒可在感染后3-15年发生,累及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病程进展缓慢但危害严重。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青霉素类药物如苄星青霉素注射液是首选治疗方案。
梅毒患者应避免性接触直至完成治疗,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损。饮食需均衡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酒精摄入。使用独立卫浴用品并消毒处理,家庭成员需同步筛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视力变化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