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可以治疗,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及基础疾病控制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病因治疗及康复训练。
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流;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能稳定斑块;部分患者需使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控制基础疾病。
2、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危险因素;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眩晕。
3、病因治疗若由颈椎病压迫血管引起,需配合颈椎牵引或理疗;动脉狭窄超过70%可考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房颤患者需抗凝治疗预防心源性栓塞。
4、康复训练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头晕症状,平衡功能练习降低跌倒风险,言语吞咽训练针对后循环缺血导致的构音障碍或吞咽困难。
早期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建议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