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预防感染、避免刺激、就医处理等方式应对。该症状通常由外伤、感染、气压伤、异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用无菌棉球轻压外耳道口止血,禁止向耳道内填塞物品。外伤性出血多由掏耳或撞击导致,可能伴随耳鸣症状。
2、预防感染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游泳或进水。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痛和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
3、避免刺激禁止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气压变化可能加重损伤。气压伤常见于潜水或飞行时,可能伴随眩晕症状。
4、就医处理需耳鼻喉科急诊处理,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异物损伤常见于棉签使用不当,可能需在耳镜下取出异物。
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出现发热或持续渗液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