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痒起疙瘩可能与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蚊虫叮咬、接触性皮炎等原因有关。皮肤过敏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荨麻疹会出现风团样皮疹,湿疹可能伴随皮肤干燥脱屑,蚊虫叮咬常见单个丘疹伴刺痛,接触性皮炎多由化学物质刺激引发。建议避免搔抓,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皮肤过敏皮肤过敏多由食物、花粉等致敏原诱发,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典型表现为突发性瘙痒伴红色斑丘疹,可能扩散至全身。轻度过敏可通过冷敷缓解,反复发作者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常见致敏药物包括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2、荨麻疹荨麻疹特征为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皮损,边界清晰且时起时消。急性发作多与感染或药物相关,慢性病例需排查自身免疫因素。患者应记录发作诱因,避免过热环境刺激。临床常用依巴斯汀片、咪唑斯汀缓释片、苯磺贝他斯汀片进行抗组胺治疗。
3、湿疹湿疹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相关。急性期可见渗出性丘疱疹,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增厚苔藓化。日常需减少碱性清洁剂使用,保持皮肤湿润。治疗药物包括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外用制剂。
4、蚊虫叮咬蚊虫唾液蛋白引发局部超敏反应,形成中央有叮咬痕迹的红色丘疹。婴幼儿可能出现水疱或大疱反应。被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避免继发感染。严重瘙痒时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凝胶,合并感染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
5、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分为刺激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两类,常见于接触金属、化妆品或清洁剂后。皮损形态与接触物形状一致,伴有灼热感。确诊需做斑贴试验,治疗关键在于脱离致敏原。急性期可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渗出明显时配合硼酸溶液湿敷。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护产品。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致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若皮疹持续超过48小时不消退,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须立即前往皮肤科就诊。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用药前务必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