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不一定必须开颅手术,需根据出血量、部位及患者状态综合评估。
少量脑出血且未造成严重压迫时,可通过药物控制颅内压、止血等保守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依达拉奉注射液保护神经功能。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头痛轻微、意识清醒,经CT监测出血无进展后可避免手术。中等量出血伴轻度神经功能障碍者,可考虑微创穿刺引流术或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创伤小于开颅手术。这类手术适用于基底节区、丘脑等深部出血,术后恢复较快。
当出血量超过30毫升、位于脑干或小脑等关键区域,或引发脑疝危象时,开颅血肿清除术仍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手段。患者可能出现瞳孔散大、呼吸紊乱等脑干受压症状,需紧急手术减压。开颅手术能彻底清除血肿并处理破裂血管,但创伤较大,术后可能遗留神经功能缺损。部分患者需联合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颅内高压。
恢复期应严格监测血压,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胞磷胆碱钠片。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头部影像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