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可能造成脑积水,主要与肿瘤压迫脑脊液循环通路、继发脑室扩张、炎症反应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合并出血或感染等因素有关。
1. 机械压迫肿瘤生长可能直接压迫中脑导水管或第四脑室,阻断脑脊液流动通路。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压迫,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呋塞米利尿脱水、地塞米松减轻水肿。
2. 脑室扩张肿瘤长期压迫可导致脑室系统被动扩张,引发交通性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配合乙酰唑胺减少脑脊液分泌。
3. 吸收障碍肿瘤相关炎症反应可能破坏蛛网膜颗粒功能,影响脑脊液重吸收。治疗需控制炎症,可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严重时需脑脊液分流手术。
4. 继发病变肿瘤出血或合并感染可能诱发急性脑积水。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变,应用止血药如氨甲环酸,或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控制感染。
确诊脑膜瘤合并脑积水应定期复查头颅影像,避免剧烈运动及用力排便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术后需监测分流管功能及神经系统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