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治疗难度因人而异,通常由感染控制不彻底、解剖结构异常、过敏因素持续存在、耐药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鼻腔冲洗、手术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改善。
1. 感染控制不彻底急性鼻窦炎未规范用药可能转为慢性,表现为反复鼻塞流脓涕。需足疗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克拉霉素等抗生素,配合黏液溶解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2. 解剖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可能阻塞窦口,导致引流不畅。鼻内镜可见窦口狭窄,需手术矫正。术前可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水肿。
3. 过敏因素持续过敏性鼻炎患者易合并鼻窦炎,表现为阵发喷嚏伴清水样涕。需联合使用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并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4. 耐药菌感染长期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可采集鼻腔分泌物培养,必要时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等特殊抗生素。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用力擤鼻。症状持续超过12周需复查鼻窦CT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