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隔离防护等方式治疗。肺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伴随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
1、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需遵医嘱联合用药以减少耐药性。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2、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肺空洞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常见术式包括肺叶切除术、空洞引流术等。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
3、营养支持: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D及锌元素。可食用鸡蛋、牛奶、瘦肉等食物帮助恢复体能。
4、隔离防护:活动期患者需单独居住,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居所保持通风,痰液需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肺结核患者应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痰涂片及胸片,完成6-9个月全程治疗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