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和甲减通常需要挂内分泌科。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不当、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治疗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心悸、体重异常变化、怕热或怕冷等症状。
1、内分泌科内分泌科是诊治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主要科室。甲亢和甲减均属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调疾病,需通过血液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明确病情。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若伴随甲状腺结节或肿大,可能需结合超声检查进一步评估。
2、核医学科部分甲亢患者需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时需转诊至核医学科。该科室负责评估甲状腺摄碘功能及制定放射性碘剂量,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或合并甲状腺肿大的患者。治疗前需完善甲状腺扫描等检查,治疗后仍需定期在内分泌科随访甲状腺功能。
3、普外科当甲亢患者出现严重甲状腺肿大压迫症状或疑似甲状腺癌时,需转至普外科评估手术指征。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可能引发甲减,需长期在内分泌科监测激素水平。手术前后需联合内分泌科共同管理,确保激素替代治疗剂量调整准确。
4、儿科儿童或青少年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应优先就诊儿科内分泌专科。先天性甲减需新生儿筛查确诊,青少年甲亢可能与Graves病相关。儿科医生会根据生长发育阶段调整药物剂量,并监测骨代谢及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查甲状腺功能。
5、心血管内科甲亢合并持续性心动过速或房颤、甲减继发高脂血症时需联合心血管内科会诊。甲亢导致的心脏高输出状态可能需加用β受体阻滞剂,甲减引发的血脂异常需评估心血管风险。两科协作可优化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概率。
确诊甲亢或甲减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甲亢患者限制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甲减患者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及维生素。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患者需加强产检频率,确保胎儿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