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听不见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使用滴耳液等方式缓解。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耳道异物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缓释片、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细菌繁殖,减轻中耳黏膜水肿和积液,从而改善听力。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皮疹,需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鼓膜穿刺当中耳积液严重影响听力时,医生可能建议鼓膜穿刺术。该操作通过穿刺鼓膜引流积液,能快速恢复中耳压力平衡。术后需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防止继发感染。
3、保持耳道干燥急性期应避免耳道接触水,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潮湿环境易加重炎症,延缓恢复。清洁外耳时不要使用棉签深入耳道,以免损伤鼓膜或将分泌物推入更深部位。
4、避免用力擤鼻擤鼻涕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正确方法是单侧鼻孔交替轻擤,或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合并鼻炎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鼻黏膜肿胀。
5、使用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能局部抗感染,缓解耳道炎症。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侧卧滴入后保持体位5分钟。注意滴耳液不能用于鼓膜穿孔者,使用前需经医生评估。
急性中耳炎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发热超过3天或耳痛加剧,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恢复期可进行咀嚼动作帮助咽鼓管开放,但不要过度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