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型鼻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主要治疗方法有鼻用糖皮质激素、下鼻甲减容术、鼻腔冲洗、微波治疗、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1、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慢性肥厚型鼻炎的一线用药,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这类药物能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症状,但对已形成的组织增生效果有限。使用需注意可能出现鼻腔干燥、出血等局部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下鼻甲减容术下鼻甲减容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病例,通过手术切除部分肥厚的下鼻甲组织改善通气。常见术式包括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后可能出现鼻腔粘连、继发出血等并发症,需定期复查。该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恢复期约2-3周。
3、鼻腔冲洗鼻腔冲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推荐使用专用洗鼻器每日冲洗1-2次,水温需接近体温。该方法安全无创,适合儿童及孕妇,但对结构性鼻塞改善效果不明显。
4、微波治疗微波治疗通过热效应使鼻黏膜下组织凝固萎缩,适用于轻中度肥厚病例。治疗过程约10分钟,需2-3次疗程,可能出现暂时性鼻干、结痂等反应。该技术操作简便、出血少,但远期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可能需重复治疗。
5、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利用射频能量精准消融肥大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鼻腔填塞24-48小时,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该技术能较好保留黏膜功能,但设备要求高,费用相对较高,不适合广泛弥漫性肥厚病例。
慢性肥厚型鼻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戒烟并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发作期可用热毛巾敷鼻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适当垫高枕头。若出现持续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避免长期滥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