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一般不需要打吊针,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局部用药和护理缓解症状。红眼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畏光等症状。
红眼病的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感染药物,或色甘酸钠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对于细菌性结膜炎,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则以抗病毒滴眼液和对症处理为主。打吊针通常仅当患者合并全身严重感染、免疫缺陷或特殊病原体感染时才会考虑,例如淋球菌性结膜炎伴随全身症状。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揉眼、保持眼部清洁、暂停隐形眼镜佩戴,并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眼痛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角膜炎、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儿童患者需家长密切观察其眼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有助于黏膜修复,同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