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引起的发热通常由病毒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继发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可通过局部抗感染治疗、退热药物、全身抗炎及对症支持等方式处理。
1、病毒性结膜炎腺病毒等感染导致结膜充血伴低热,需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抑制病毒复制,体温超过38.5℃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冷敷缓解眼部不适。
2、细菌性结膜炎肺炎链球菌等引发脓性分泌物及发热,需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时提示感染扩散需静脉用药。
3、继发感染角膜浸润或眼睑脓肿等并发症导致中高热,需采集分泌物培养后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保护角膜,体温持续不退需排查败血症。
4、全身炎症反应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结膜热等全身症状,表现为高热伴咽痛,需静脉补液并用布洛芬退热,眼部使用干扰素滴眼液,密切监测心肌酶指标。
发热期间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饮食选择绿豆汤、雪梨汁等清热食物,体温反复或出现头痛呕吐需立即眼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