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周围性瘫痪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艾灸治疗及功能锻炼等方式改善。该病症多由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肝肾亏虚、痰湿阻络及正气不足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补阳还五汤、地黄饮子或涤痰汤等方剂。补阳还五汤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含黄芪、当归等成分;地黄饮子针对肝肾阴虚证,以熟地黄、山茱萸为主药;涤痰汤则用于痰浊阻络型,含半夏、陈皮等化痰通络药物。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舌脉变化调整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阳明经穴位配合局部阿是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通过刺激经络改善气血运行,每次留针20-30分钟。对于肌张力增高者可配合电针治疗,低频脉冲电流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
3、推拿按摩:
运用滚法、揉法等手法作用于患侧肢体,重点松解肩关节、肘关节等易发生挛缩的部位。通过机械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被动关节活动可预防肌腱粘连。每日治疗需持续30分钟以上。
4、艾灸治疗:
选用关元、气海等培元固本穴位进行隔姜灸,每次灸5-7壮。艾叶的温热效应能温通经脉,特别适合阳虚寒凝型患者。对于感觉障碍者需控制艾条距离,避免烫伤皮肤。
5、功能锻炼:
采用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导引术,从卧位训练逐步过渡到站立平衡练习。通过有节律的意念引导配合肢体活动,能促进神经功能重组。训练强度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不引起肌肉疼痛为度。
饮食宜选用黑木耳、山楂等活血化瘀食材,搭配山药、枸杞等补益肝肾之品。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康复训练时,可配合热敷患肢关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外邪侵袭。定期复查舌苔脉象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康复期间建议家属参与辅助训练,建立正向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