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中风病人发烧可能是由于感染、中枢性发热或药物反应引起,需及时就医并针对性治疗。感染是常见原因,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或压疮感染;中枢性发热与脑部损伤有关;药物反应如某些抗生素或抗凝剂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1、感染是中风后发烧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风患者往往因卧床时间较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或压疮感染。肺部感染常见于吞咽困难或咳嗽反射减弱的患者,需通过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可能与留置导尿管有关,需保持导尿管清洁并监测尿液情况;压疮感染多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需定期翻身、保持皮肤干燥。
2、中枢性发热与脑部损伤直接相关。中风后,脑部受损区域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异常升高。这种发热通常不伴有感染迹象,体温波动较大。治疗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如冰袋敷额头、温水擦浴,必要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3、药物反应也可能导致中风患者发烧。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可能引发药物热;抗凝剂如肝素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需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的体温变化,必要时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4、其他原因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或代谢紊乱也可能引起发烧。深静脉血栓多见于长期卧床患者,需通过抗凝治疗预防;代谢紊乱如电解质失衡或血糖异常,需通过调整饮食或药物治疗。
中风患者发烧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感染性发热需使用抗生素,中枢性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反应需调整用药。同时,加强护理如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监测体温变化,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发烧。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还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压疮,以降低发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