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插胃管需采用无菌操作技术,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主要步骤包括体位调整、测量长度、润滑导管、缓慢插入和确认位置。
昏迷病人插胃管前需评估其生命体征与禁忌证,操作时取仰卧位头稍后仰,清除口腔分泌物。使用专用胃管测量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作为插入长度,成人通常为45-55厘米。用液状石蜡充分润滑胃管前端,经鼻腔沿咽后壁缓慢推进,至咽喉部时托起病人下颌使头前屈有助于通过食管入口。插入过程中如遇阻力或病人出现呛咳需暂停操作。确认胃管位置可通过三种方法,抽取胃液观察性状,听诊器在剑突下听到气过水声,或X线透视直接观察。固定时采用双固定法防止滑脱,鼻翼处用胶布交叉固定,面颊部用系带绕耳固定。操作后需记录插管深度、时间及病人反应,定期检查固定情况。昏迷病人插胃管可能引发鼻黏膜损伤、误吸、食管穿孔等并发症,操作后要监测有无呕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昏迷病人留置胃管期间需每日清洁鼻腔和口腔,每4小时检查胃管通畅性,喂食前回抽胃液确认位置。营养液温度保持38-40摄氏度,灌注速度不超过200毫升/分钟,每次灌注量不超过400毫升。长期留置者每月更换胃管,硅胶材质可延长至6-8周。家属应学会观察胃管周围皮肤情况,发现红肿、溃烂或胃管脱出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保持床头抬高30度可减少反流风险,喂食后维持该体位30分钟以上。记录每日出入量,注意粪便性状,出现腹泻或便秘需调整营养配方。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