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急性肠炎引起胃疼的原因主要是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部受到牵连而出现疼痛。治疗需从缓解炎症、调节胃肠功能入手,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1、急性肠炎引起胃疼的原因
急性肠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也可能与饮食不当、药物刺激或过敏反应有关。肠道炎症会刺激胃肠神经,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胃部肌肉痉挛,从而引发胃疼。肠道炎症还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异常,进一步加重胃部不适。
2、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①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
②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帮助缓解腹泻症状;
③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减轻胃部刺激。
- 饮食调理:
①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选择粥类、蒸煮蔬菜;
②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
③补充水分:腹泻后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水,防止脱水。
- 生活方式调整:
①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②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③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
3、就医建议
如果胃疼持续加重,伴随高热、严重腹泻或便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查等,明确病因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急性肠炎引起的胃疼虽然常见,但不可忽视。通过合理用药、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大多数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