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行为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儿童肥胖症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内分泌疾病、心理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体重超过同龄儿童标准、活动耐力下降、皮肤皱褶增厚等症状。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采用小份量多餐次的方式进食,培养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家长需注意避免用高热量零食作为奖励,可选用坚果或低糖水果作为替代。
2、增加运动量每日保证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体育活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球类运动等。减少静态活动时间,将屏幕使用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家长可陪同参与家庭运动,建立规律运动计划。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损伤。
3、行为干预通过记录饮食和运动日记提高自我管理意识。设立合理的阶段性减重目标,采用正向激励方式。改善家庭饮食环境,家长需以身作则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处理因肥胖导致的自卑等情绪问题。
4、药物治疗对于严重肥胖或合并代谢异常的儿童,可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胶囊控制脂肪吸收。二甲双胍片可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但12岁以下儿童须严格评估。生长激素缺乏者可考虑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需在内分泌科医生监督下使用。
5、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极端肥胖且其他治疗无效的青少年患者。袖状胃切除术可减少胃容量限制进食,胃旁路手术能改变营养吸收路径。术前需全面评估生长发育状况,术后须终身随访营养状况。手术存在并发症风险,必须由专业外科团队实施。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变化,建立科学的生长发育档案。保证每日充足睡眠,创造积极的家庭运动氛围。避免过度强调体重数字,重点关注健康行为养成。若发现儿童出现黑棘皮病、月经紊乱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代谢综合征。治疗过程中须保护儿童心理健康,防止出现进食障碍等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