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通常需要卧床4-6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和患者恢复情况而定。治疗包括药物、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同时需注意预防再次骨折。
1、药物治疗是缓解疼痛和促进骨骼愈合的重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药物和降钙素。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骨吸收,降钙素则能缓解疼痛并促进骨形成。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组合。
2、物理治疗在骨折恢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卧床期间可进行适度的床上运动,如踝泵运动和膝关节屈伸,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肌肉萎缩。骨折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的康复训练,如步行、游泳和瑜伽,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3、生活方式调整对预防再次骨折至关重要。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和绿叶蔬菜。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会加速骨质流失。同时,注意居家环境安全,减少跌倒风险,如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垫等。
4、定期复查和监测骨密度是长期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骨密度检测,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维持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通过药物、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促进恢复,同时注重预防措施,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